今天是: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
 


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塑料科技
主办: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;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;深圳高分子行业协会;大连市塑料行业协会
主管: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
ISSN:1005-3360
CN:21-1145/TQ
影响因子:0.270927
数据库收录:
文摘杂志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哥白尼索引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塑料科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(工程塑料应用(5)

来源:塑料科技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9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5、 如何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? 我们在看书或观影的过程中,都有过这样的体验:故事刚看了开头,你就已经猜到了结尾。对于这种“毫无新意”的作

如何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?

我们在看书或观影的过程中,都有过这样的体验:故事刚看了开头,你就已经猜到了结尾。对于这种“毫无新意”的作品,大多数人都会草草结束“欣赏”。可世界上伟大的作品中,真的都是那么独特,和绝无仅有吗?

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自1994年上映以来,常年霸占IMDB(世界上最大的电影数据库)排行榜第一,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。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,却与大仲马的《山伯爵》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。不仅如此,电影《教父》借鉴了《李尔王》,《狮子王》借鉴了《哈姆雷特》,经典音乐剧《西区故事》借鉴了《罗蜜欧和朱丽叶》。有一种说法称,18世纪到21世纪,莎士比亚无处不在。

《文学课: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极其有趣的观点——“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脱胎于其他的文学作品”。作者托马斯·福斯特认为,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,而其他的故事都是它的延伸。因此,本书将通过分析故事的写作套路,帮我们了解作家都是如何运用经典,并采取象征、隐喻、特征等技巧进行创作的。这本书,也是专门为青少年写作提供的一部阅读指南。作者托马斯·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文学教授,他坚持认为,只要学会阅读经典,就能从中获得受用一生的创作素材。

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几个,我自己认为非常受用的“故事创作小套路”。

一、什么是组成故事的要素

书的开篇以“探险”类故事为例,罗列了构建一个故事的五大要素。

不仅是探险故事,爱情故事、悬疑故事、时代故事等也都是由这五大要素组成。或许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认为“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”的原因吧。但即便如此,当我们面对无数的文学作品时,还是存在经典与否、喜爱与否的差别。或许这与作家的文采有一定关联,但更重要的,是取决于故事背后蕴藏的意义。

二、如何表达故事的意义

每一个故事都是是一场探险,而其背后的意义永远都是认识自我。五大要素中“公开的理由”和“真正的理由”则给了我们阐述意义的一条通道,我们总是肩负着“公开的理由”上路,又因为找到了“真正的理由”而结束。

就像《小王子》里描述的一样,小王子因为孤单,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去寻找其他的“人”。可最后他才发现,每个“人”都是孤单的个体,他真正要寻找的,不过是自己星球上,那一朵属于他的玫瑰。经典之所以经典,因为它唤醒了我们,激励了我们,让我们将自己的过往带入其中,并发挥出无限遐想,才让我们愿意一遍一遍的读下去。这就是做为一个故事,最重要的意义。

三、如何让故事饱满起来

许多经典故事,都会留下极具象征意义的事物,这些借鉴会让故事更加饱满,并极具深意。例如海明威的《老人与海》中,圣地亚哥老人分发了酒和面包,手脚受了很多伤,为他人牺牲了自己。其实作者在这里,埋下了一个“式人物”,灵感就来源于《圣经》中的耶稣。由于耶稣的伟大,他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形成了一套“式人物”的标准。

而只有当你明白了这个“式人物”的深意,你才能迅速了解作者的意图。

除了人物特征带来的象征意义,天气、季节、地理环境、疾病等等因素,都能为你的故事带去更加饱满的色彩。因此熟练掌握故事要素,大量阅读经典文学,是我们挖掘阅读深度,以及累计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。

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——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's eyes(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)。正如今天推荐的这本书《文学课: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》中要告诉我们的一样:不必纠结每个故事背后的原型,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想象力的事情。我们总希望在故事中发现新奇的东西,又要寻找那些熟悉的场景,但只有兼具这两点,才能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。当有一天你也需要使用它时,你会发现,只要伸出手随便摘取一片,就足矣。



文章来源:《塑料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slk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2241.html


上一篇:塑料科技毕业论文怎么写(关于塑料制品的论文
下一篇:记忆塑料用途(关于塑料注塑的论文)